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谭献晚清 1830 — 19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901 【介绍】: 浙江仁和人原名廷献字涤生改字复堂号仲修
同治六年举人,历知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
文师六朝,尤工词,家藏前人词曲甚富。
有《复堂类集》、《复堂》,又辑有《箧中词》。
词学图录
谭献(1832-1901) 字仲修号复堂初名廷献
仁和(今杭州)人。
同治六年(1867)举人
秀水教谕,迁歙县知县,调全椒,历知合肥宿松含山等县。
以疾告归。
晚岁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延主经心书院讲席
治今文经学,以求经世致用。
骈文规模六朝而不伤格调。
词学承张惠言周济之绪馀,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由是益廓。
自为词窈眇而沉郁,小令尤为精绝
有《复堂文》、《复堂诗》、《复堂》、《复堂日记》。
复庵词
谭献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生。
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
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少孤。
屡赴进士试不第。
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
后署秀水县教谕
纳资为县令,历署歙县全椒合肥知县
旋归隐,锐意撰述,为一时物望所归。
晚年受张之洞邀,主讲经心书院,年馀辞归。
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卒,年七十。
工骈体文,于词学致力尤深,选清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三卷,至精审,学者奉为圭臬。
又曾评点《骈体文钞》及周止庵《词辨》,皆能度人金针者,亦近代词坛之一大宗师也。
复庵词·集评
陈廷焯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独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
余尝谓近时词人,庄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则谭仲修鹿潭虽工词,尚未升风、骚之堂也。
仲修小词绝精,长调稍逊,盖于碧山深处,尚少一番涵咏功也。
白雨斋词话》五 叶恭绰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绪,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缘是益廓,遂开近三十年之风尚,论清词者,当在不祧之列。
《广箧中词》二
搜韵网·鸣谢
复庵词》电子稿录入校勘陈忠平(号一得愚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庄棫晚清 1830 — 18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878 【介绍】: 江苏丹徒人字中白
先世为盐商。
少时以输饷得部主事
后家中落,谋食淮南江宁校正群籍,为曾国藩所礼敬。
治《》、《春秋》,通历数。
有《周易通义》、《静观堂文》等。
庄棫字仲白丹徒人
候选主事
有《蒿庵集》。
庄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号蒿庵
江苏丹徒人
治易、春秋,兼通纬候。
善言名理。
先世业鹾,后家中落,客游京师,无所遇。
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宁各官书局,勘定群籍,甚敬礼之。
同辈若戴望袁昶谭廷献皆钦服其学。
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后间有作,不复著录。
今年夏,李君冰叔薛慰农《江舟欸乃集》词,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为也。
索居白下风雨如晦
稍稍为之,归次旧日所作,遂乃成帙。
予无升沉得丧之戚,其善自怀思,则自少壮至今,固无殊也。
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韵,取以弁言,无馀义焉。
若谓词之道小,不足尽所长,此其所以为片石与。
是又郢书而燕说矣。
丙寅秋日
余自壬子学为词,至今十八年,综所作计之,几三百首。
始以为难,继以为易。
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难矣。
于是向从北宋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
戊辰五月,订所作,得八十馀阕。
讽咏数过,疵累毕呈,因益加删削,以附诗后。
周草窗云:作词难,改词更难。
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
夫神之所宰,机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构,身之所接,力之所穷,孰能无所可寄哉。
纵焉而已逝,荡焉而纷。
鱼寄于水,鸟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荣利,庄棫寄于辞。
填词源于乐,闺中之思乎,灵均遗则乎。
小子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沱潜洋洋,岷嶓峨峨。
泛彼柏舟,容与逍遥。
为鹤鸣,为沔水,为园有桃,为匏有苦叶。
吾知之矣。
吾知之于其诗也。
谭献
仁和谭复堂箧中词》选,盛称蒿庵先生词。
先辈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倾倒尤至。
晨夕讽诵,知两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
顾访求全本不可得。
宣统己酉,识仁和许伏氏于沪上。
承以蒿庵遗集十二卷见贻,乃光绪丙戌先生之婿许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为词甲、词乙、词补遗,而词话所收,未尽编入。
乙卯入都,江宁陈小树示以仁和蔡氏寿禛本,词话诸篇悉见其内,审为先生自撰词序所云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之本。
陈氏所见仅此,盖当时亦未得遗集也。
颇思汇刊以传。
偶语吴兴徐森玉,玉亦酷爱蒿庵词,曾取遗集之词重雕,因检版片见赠。
人事鲜暇,未遑理董。
今年秋静庵弟促完旧愿。
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为续补遗,属弟妇江南合校印行。
玉赠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吴庠识于惜往日斋
谭献: 闺中之思,灵均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箧中词》五 陈廷焯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
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
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
——《白雨斋词话》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